JGJ-2003规范中对玻璃肋支撑的点式幕墙的计算
我在JGJ-2003规范中没有找到这种幕墙结构形式的具体要求,特别是面玻的计算,但在张芹编著的<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理解与应用>里看到关于玻璃肋支撑点式幕墙的计算,其中,玻璃肋的计算和普通全玻幕墙一样,面玻的计算和普通的四点或六点的玻璃计算一样,但似乎实际工程中面玻应该是四点支撑+对边支撑这种形式,如果不考虑玻璃肋的支撑作用,则面玻不可能做的很大,现在我手上有个95米高的工程,层高7.8m,从0m到95m处的幕墙均采用这种形式,面板高度为3.9m,分格宽度为2m,玻璃肋高度7.8m.按四点支撑死活不过,但按照四点+对边,则孔边应力不过,请教各位幕墙高手,这种情况下对于面板和玻璃肋的计算要注意些什么吗?最好能提供相应的计算书,计算过程,或有限元分析的命令流,谢谢!玻璃肋支撑点玻的计算
按规范上的说明是此种形式的结构的面玻计算按点式幕墙四点支承模型计算,但今天公司总工说应该按照全玻幕墙计算,即风荷载是按全玻算,驳接点只承受自重荷载,晕了,那这样的话,不是几乎没有孔边应力了?在100米高的楼上做7.8m高的玻璃肋支撑点玻(面板分隔2m*3.9m,偶怕怕啊),求高手说明下具体的计算模型该是什么样子的??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