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11m悬臂斜玻璃肋的点式能做么?
各位,在下有一工程如下图所示,业主就要求用肋驳接的形式做。但11m的斜悬挑玻璃肋我感觉实在是不太容易实现,毕竟在玻璃根部造成的反力太大,对玻璃孔边的局部挤压恐怕玻璃自身难以承受。由于业主只是提供了一点简单的图纸,切没有电子版本,我就只好草勾了一下大意,请各位帮忙看一下,如何能得以实现呢?
谢谢
横向跨度18m左右,高度方向总高13m多,斜肋悬挑11m。面玻璃分格2200*1120。玻璃厚度均待定!风压暂按1200pa考虑。横向考虑不锈钢拉杆或拉索做为稳定结构
如还需何已知条件,请各位明示。在下做幕墙时间不长,请多多指教!
[ 本帖最后由 ybhl 于 2006-6-15 10:36 编辑 ] 针对你的几个疑问,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1.用玻璃肋点式做的话问题不大,玻璃是脆性的材料,如果采用螺栓组连接的话,孔的加工难免存在一定的行位公差,不能象钢材那样在受力后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挤压力会在每个孔进行重新分配;所以可以考虑在螺栓外包一定厚度的弹性垫圈,使每个玻璃孔基本上达到均匀受力,这样再根据玻璃的局部挤压来演算玻璃的侧面强度.
2.由于跨度比较大,最好求出玻璃肋接缝处的弯距,校核玻璃的局部强度.
3.负风压时,玻璃肋靠近室内一侧会产生局部失稳,正风压时,由于玻璃面板的因素可不考虑玻璃肋的稳定问题.由于主要的受力构件是玻璃肋,如果用拉杆或拉索来保证其平面外的稳定性,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所以我建议可以考虑在每个水平分格处横向布置一道玻璃肋板,与竖向的玻璃肋通过螺栓连接,这样通透性性更好,总体的感觉也比较协调. 这种方案要慎重。除非你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加试验数据。但据我的经验和曾经做过的试验数据来看,很难实现。重心不稳这位朋友很热心也很钻研,但如果你做过类似的试验的话,我想你会重新认识你的力学学模型。 楼上的老兄,你做过类似的实验么?这么大的悬挑,实在是不好说啊?如果有类似的实际经验,那就好多了。
也谢谢 重心不稳 ,我在仔细做做理论计算,等有了结果再拿出来大家看看做的对不对。
还有哪为高手,一起出来讨论讨论咯 楼上的朋友,不用做怎么大玻璃的试验,÷计算好受力大小,只测玻璃连接方式的试验即可。 我觉得斜肋是一定要考虑侧向失稳问题的,我出两个另类的方案,A图在顶部吊挂位置用了双玻璃肋,主要想减少玻璃孔边所受的应力,另外中间加透明压克力板一来隔开两片肋,二来当两边单片玻璃失效时,压克力板还起保险作用,三来对地震荷载有缓冲能力。
B方案顶部辅肋必须要用夹胶玻璃了,它就是一斜撑。
无论以上什么方案,横向分格都应该加宽,1120也太小了,且横向肋板感觉还是用玻璃的好。 首先谢谢 chuahua兄的方案~~有点疑惑的是方案a,最终面玻璃所受荷载还是传递到主肋么?然后主肋靠跟部的螺栓传递到你的双肋上?那最薄弱的环节不还是在主肋根部?
1120的分格是小了点,但业主就是这么给的,我也不希望他再大了,再大玻璃肋受的力岂不是更大?
我在考虑自己做夹板夹着肋,夹板和玻璃中间掂上点什么,然后配合高强摩擦螺栓,这样或许能吊住这个肋抵抗风荷载吧?可是又不是很清楚摩擦力和螺栓抗剪应该怎么分配计算呢?需要开多少个,多大的孔呢?
大家谁还有好办法?
重心不稳老兄,你说的在螺栓外边包弹性垫圈我不太明白?是不是一般的那种点式爪件上的垫圈?而且按你的意思如果想让每个螺栓均匀受力不是每个都包吧?
[ 本帖最后由 ybhl 于 2006-6-16 14:51 编辑 ] TO:ybhl
点式爪件上的垫圈或者橡胶套管也可以.4~8个M16螺栓足够.孔的直径大小可以是22~28mm左右,不宜太大,经过计算后,如果玻璃局部的挤压应力过大,那么可以考虑钢夹板与玻璃间涂树脂胶,用螺栓将钢夹板压紧,保持增加钢夹板与玻璃间的摩擦力(不锈钢夹板,内侧须车磨平),最终使得其与玻璃的抗拉压及弯曲强度相等,达到等强度设计.这种结构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实际当中的确应该谨慎使用.
[ 本帖最后由 重心不稳 于 2006-6-16 18:58 编辑 ]
施工要精益求精
完全同意8楼意见,不锈钢夹板打孔时的孔径及孔间中心距与玻璃上孔的孔径及孔间中心距要充分 一致,这步施工要有工艺保证,稍有偏差将严重影响各螺栓的受力分配,最好采用配钻工艺,因即便加设弹性垫圈也只是改善受力分配。而无法根本解决。若是依据摩擦力承载,那么摩擦系数、予紧力等参数的确定均较困难。
页:
[1]
2